:::
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-
汽車機油品牌分類
-
摩托車機油品牌區
-
蠟品、洗車用具
-
車用冷氣濾網
- 【3M】BMW 車系
- 【3M】HONDA 車系
- 【3M】HYUNDAI 車系
- 【3M】M-BENZ 車系
- 【3M】SUBARU 車系
- 【3M】SUZUKI 車系
- 【3M】TOYOTA 車系
- 【micronAir blue】BENZ 車系
- 【micronAir blue】BMW 車系
- 【micronAir blue】FORD 車系
- 【micronAir blue】HONDA 車系
- 【micronAir blue】LEXUS 車系
- 【micronAir blue】MAZDA 車系
- 【micronAir blue】MITSUBSHI、納智捷、日產
- 【micronAir blue】TOYOTA 車系
- 【micronAir blue】SUBARU 車系
- 【micronAir blue】Volkswagen 車系
- 【WURTH】MAZDA 車系
-
車用配件區
:::
🛢 API 美國石油協會認證說明
API(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,美國石油協會)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潤滑油品質與認證機構之一,從 1919 年成立至今,API 認證已成為車用機油品質標準的重要依據,並與 SAE、ILSAC 並列為全球三大油規體系之一。
API 每個認證等級皆針對當代汽油引擎的設計進行調整與測試,每隔幾年推出新等級,對應市場上油泥控制、LSPI(低速預燃)、Timing Chain 鏈條磨損保護、燃油經濟性等需求進化。
💡 補充:API 本身並未明確規定高溫高剪黏度(HTHS),但搭配 ILSAC Resource Conserving 認證之產品通常偏向低剪型(約 2.6–3.0 cP)。
✅ API SF(1980)
適用 1980~1988 年引擎,改善 SE 級在氧化穩定與抗磨耗方面的不足,對積垢與鏽蝕防護性提高。
✅ API SG(1989)
針對 1989 年後車型提升油品抗氧化與抗磨性,並強化對引擎內部沉積物控制能力。
✅ API SH(1992)
於 1993 年開始授證,是 SG 的升級版本,提升積碳控制、防鏽蝕、抗磨保護,向下相容 SF / SG。
✅ API SJ(1996)
改善低黏度油耗表現與氧化穩定性,主要針對 XW/30 與 XW/20 規格。
✅ API SL(2001)
2001 年 7 月後新引擎適用,強化高溫清潔性、燃油經濟性與低油耗,符合 ILSAC GF-3 標準。
✅ API SM(2004)
於 2004 年底推出,增強抗油泥、抗磨耗與低溫流動性能,也強化觸媒轉換器保護能力。
✅ API SN(2010)
2010 年 10 月起認證,改善 GDI 活塞積碳,提升高溫穩定性、節能性,並兼顧油封相容性,符合 ILSAC GF-5 標準。
✅ API SN PLUS(2018)
推出時間:2018 年 5 月正式作為 API SN 的補充規格
特性:針對 GDI 與 Turbo‑GDI 引擎,通過 Sequence IX 測試,有效防止 LSPI(低速預燃)與提升渦輪/活塞保護
適用情境:適用所有要求 SN 或更高規範,且特別強調 LSPI 的車型(如 GM、Ford 渦輪車)
✅ API SP(2020)
推出時間:2020 年起為最高現行等級,向下兼容 SN PLUS
特性:整合 SN PLUS 的所有項目,新增 Timing chain wear、GDI 清潔性、油泥控制等,並符合 ILSAC GF‑6A 要求
適用情境:所有現行渦輪直噴引擎(TGDI)主力推薦標準
✅ API SQ(2025)
推出時間:2025 年 3 月與 ILSAC GF‑7 同步發布
特性:再進化的 LSPI 保護、Timing chain wear、防油泥與燃油效率提升,支援更多 Mild Hybrid 引擎需求與極低黏度規格(如 0W-8、0W-12)
適用情境:新世代極省油汽油車款/混能車,支援 OEM 未來低黏度規範
雖然 API 認證是美國系統的機油標準,但許多歐洲與日系車廠仍參考 API 等級作為最低用油基準,選油時建議同時考量 API、ACEA 與車廠認證(如 MB、BMW、VW)三方交集,才能達到最理想保護與相容性。
- 若帳號無法登入,可以點選下方LINE的QR code 找大文處理登入問題
- 加入會員不麻煩,google帳號 輕鬆連結還可以累積紅利折抵現金
- 商品有缺貨或是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加LINE有專人為您服務
美國石油協會API認證
🛢 API 美國石油協會認證說明
API(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,美國石油協會)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潤滑油品質與認證機構之一,從 1919 年成立至今,API 認證已成為車用機油品質標準的重要依據,並與 SAE、ILSAC 並列為全球三大油規體系之一。
API 每個認證等級皆針對當代汽油引擎的設計進行調整與測試,每隔幾年推出新等級,對應市場上油泥控制、LSPI(低速預燃)、Timing Chain 鏈條磨損保護、燃油經濟性等需求進化。
💡 補充:API 本身並未明確規定高溫高剪黏度(HTHS),但搭配 ILSAC Resource Conserving 認證之產品通常偏向低剪型(約 2.6–3.0 cP)。
✅ API SF(1980)
適用 1980~1988 年引擎,改善 SE 級在氧化穩定與抗磨耗方面的不足,對積垢與鏽蝕防護性提高。
✅ API SG(1989)
針對 1989 年後車型提升油品抗氧化與抗磨性,並強化對引擎內部沉積物控制能力。
✅ API SH(1992)
於 1993 年開始授證,是 SG 的升級版本,提升積碳控制、防鏽蝕、抗磨保護,向下相容 SF / SG。
✅ API SJ(1996)
改善低黏度油耗表現與氧化穩定性,主要針對 XW/30 與 XW/20 規格。
✅ API SL(2001)
2001 年 7 月後新引擎適用,強化高溫清潔性、燃油經濟性與低油耗,符合 ILSAC GF-3 標準。
✅ API SM(2004)
於 2004 年底推出,增強抗油泥、抗磨耗與低溫流動性能,也強化觸媒轉換器保護能力。
✅ API SN(2010)
2010 年 10 月起認證,改善 GDI 活塞積碳,提升高溫穩定性、節能性,並兼顧油封相容性,符合 ILSAC GF-5 標準。
✅ API SN PLUS(2018)
推出時間:2018 年 5 月正式作為 API SN 的補充規格
特性:針對 GDI 與 Turbo‑GDI 引擎,通過 Sequence IX 測試,有效防止 LSPI(低速預燃)與提升渦輪/活塞保護
適用情境:適用所有要求 SN 或更高規範,且特別強調 LSPI 的車型(如 GM、Ford 渦輪車)
✅ API SP(2020)
推出時間:2020 年起為最高現行等級,向下兼容 SN PLUS
特性:整合 SN PLUS 的所有項目,新增 Timing chain wear、GDI 清潔性、油泥控制等,並符合 ILSAC GF‑6A 要求
適用情境:所有現行渦輪直噴引擎(TGDI)主力推薦標準
✅ API SQ(2025)
推出時間:2025 年 3 月與 ILSAC GF‑7 同步發布
特性:再進化的 LSPI 保護、Timing chain wear、防油泥與燃油效率提升,支援更多 Mild Hybrid 引擎需求與極低黏度規格(如 0W-8、0W-12)
適用情境:新世代極省油汽油車款/混能車,支援 OEM 未來低黏度規範
雖然 API 認證是美國系統的機油標準,但許多歐洲與日系車廠仍參考 API 等級作為最低用油基準,選油時建議同時考量 API、ACEA 與車廠認證(如 MB、BMW、VW)三方交集,才能達到最理想保護與相容性。
此區含有本網站設定之CSS,請勿任意更動!